Total Pageviews

Friday 22 February 2013

SAT:考试经济

参加SAT的考生人数,正以惊人的速度连年攀升。在一些大城市,不少重点高中都设有“出国班”,学生放弃国内高考,专以准备出国留学为务。这一时尚已由东部发达地区向内地延展。在人数持续骤增背后,是考试培训、中介和香港消费市场的一场经济盛宴。
  一场昂贵的考试
  上海建筑师张佳华年近半百,头发也已半白,略显憔悴。“都是给儿子的SAT考试害的。”张佳华一脸苦笑,却也掺杂有欢喜。去年,他儿子两次赴香港参加SAT考试,终被美国加州大学录取。
  SAT,中文名称为“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SAT考试成绩是美国排名前五十的高校录取学生时的一大参考标准,被视为美国版高考。
  “这是一场昂贵而又艰辛的持久战。”张佳华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在儿子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他听说内地学生可通过SAT申请美国大学,于是便同太 太议定,要为儿子铺设一条通向美国大学的路。“我和我太太都是国内顶级名校毕业的,深知本土高等教育的局限与尴尬,所以希望儿子有更宽的视野。”
  道路的铺设需要金钱作地基。儿子读初中时,张佳华就延请外籍英语家教,所费不赀。高一,他找了一家培训机构,让儿子开始读SAT培训班,一对一 量身定制的培训每小时收费1000元。“一共培训了将近100个小时,花了约10万。培训是很有必要的,打个比方,向来接受国内应试教育培训的学生要去参 加SAT的话,就如从一辆高速行驶的车上,转身跳上另一辆迎面驶来的车。这当然需要非常高的技巧,而培训就是教会你这个跳跃动作。”不过,张佳华也觉得培 训费是贵了点,自己做建筑设计技术含量更高,但每小时也鲜能开出这样的价码。
  但这只是投入的开始。儿子高二暑假,张佳华太太携儿子赴美旅游,主要是让儿子到美国大学校园感受一下。“这也是省不了的,现在很多家长都会让孩子先踩个点,预热一下。”
  去年1月和5月,小张在母亲陪同下赴香港参加了两次SAT。“钱花得多了点,共10万,因为儿子第一次考完,人整个虚脱了,在宾馆就躺了两天。我太太再购物、旅游了一下,是得这个数。”张佳华称。
  还有另一笔难以省略的费用,即留学中介费。在申请学校阶段,由中介指点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根据不同学校的要求提交入学申请。“这块又花了将近10万。其实市场上四五万元也就够了,我不了解行情,挨宰了。”张佳华说。
  此外,还有学校的申请费、快递、签证费用等等。当小张去年秋天终于如愿赴美入学,张佳华算一下,加上儿子第一年的学费、生活费,他已经花费了百万有余。
  “我有不少白领和公务员朋友,把孩子送出去读大学的也越来越多,花费基本上都得这个数。确实很贵,培训机构和中介收费都很高,有些离谱,但市场需求这几年越来越大,依我预测,这笔费用在一段时间内会只升不降。”张佳华对时代周报表示。
  考生人数连年攀升
  内地参加SAT的考生人数,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连年攀升。SAT每年1月、5月、6月、10月、11月及12月在美国以外的世界各地考点举行共六次。由于SAT在中国内地未设考点,内地考生唯有选择在美国大学理事会网上报名后,到设有考点的香港或新加坡参加考试。
  仅以香港来看,据报道,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约7000名内地考生赴港参加SAT,2008年10月到2009年6月又翻了一番,达到1.5万多人。2011年,内地考生人数再次刷新,接近2万人。
  有业内人士保守估算,每场考试有5000名内地考生,去年在港参加SAT的内地考生总数可能至少达到3万人。沃邦教育市场总监李希的估计与此相仿,她告诉时代周报:“从培训市场的需求增加幅度,可以推算出去年的考生人数同比增加了50%以上。”
  以往SAT考点散布在香港30多所中小学,但鉴于内地考生人数日益庞大,香港考点代办机构香港考评局从去年10月份开始,将参加SAT的考生全部集中在亚洲国际博览馆统一应考。亚洲国际博览馆共有十个展馆,占地7万平方米。
  即便如此,每一批的SAT考位刚一放出,很快就被争抢一空。据称,在香港报考SAT,提前半年就要报名。
  此长彼消,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2年高招调查报告》,近4年来,全国高考人数下降140万。在一些大城市,不少重点高中都设有“出国 班”,学生放弃国内高考,专以准备出国留学为务。“这一时尚也正在由东部发达地区向内地延展,这两年,中部地区的一些三线城市也有了SAT考生。”湖北省 随州市一位退休中学校长告诉时代周报。
  “这是新一轮的留学热,背后的因素很多。外部有拉力,一是金融危机导致美元和欧洲货币的汇率变化,二是欧美国家把吸引海外学生作为一个最重要的 教育产业,来弥补本国生源不足。内部也有推力,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到海外留学,追求所谓有质量的教育,或是逃离应试教育。国内有经济能力的人也越来越多。 种种因素叠加,促成SAT越来越热。”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告诉时代周报。
  社会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也对时代周报分析:“SAT热背后大的原因,既有教育方面的,也有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而从技术角度来看,SAT是跨文化、跨国家、跨穷富的一种测试手段,能在比较公正的条件下测试学生的才华。”
  “全球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人由低阶位向高阶位跨国界地流动,所以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大。”随州前中学校长也认为。
  培训、中介的经济盛宴
  在人数持续骤增背后,是考试培训、中介和香港消费市场的一场经济盛宴。
  “不是学生和家长被市场推着走,而是学生和家长们心意已定,他们的需求培育了这个市场。”李希表示。
  没有一家培训或中介机构愿意透露自己的客户规模,称为“商业秘密”。而记者发现,仅以号称居行业前列的新航道学校为例,其SAT培训即分为保分 系列、全封闭系列和考前突破系列,仅保分系列中又可分为基础班、强化班和精品班,而精品班中又分为保1800分冲2000分、保2000分冲2400分两 种,每种又各有10人和25人班,可谓花样繁多。
  而其收费也颇为不菲。在记者表示有意为小孩报名读相关课程时,一位在线工作人员即很热情地介绍:“基础班级可选择周末班和周一到周五的,周末班 84学时,周一到周五的班100学时。后者费用14800元,是15人以内的小班。3月初开的班,年前报名有优惠,可以打九折。”
  该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还有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的小班。一对一的课程,据学生基础阶段和老师的不同,价格由每小时380元到1080元不等。
  据记者查询,仅该校上海校区,在3月、4月两个月开班的此种收费14800元的基础班,就有11个。
  “按市场平均水平,一对一的收费每小时700-800元,上海要800-1000元。大班收费则根据人数多少、时间长短,各有不同,不过平均下来,大班也就每小时200-300元。”李希告诉时代周报。
  而在启德教育官网,记者点击客服对话框,表示想报SAT培训班,其客服人员也热切地希望记者留下联系电话,对具体费用,该客服表示:“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可能略有不同,不同时间段也可能有不同的优惠项目,我们当地的项目顾问能更好地为您详细说明。”
  “在备考阶段,平均一个学生花在培训上约10万元,中介加上申请费、快递、签证费也大约10万元。据我所知,有些针对高端人群的中介,明年收费会涨到25万元左右。”李希介绍。
  考生的激增、市场的扩张,带来的并不是竞争引起的价格下移,而是价格不断攀升。现已在美国升读研究生的刘桦,当年备考SAT则俭省得多。 2008年夏,她报读了新东方办的暑期加强班,花费8000元。申请学校,她完全自己搞定,未求助中介。“当时也有中介找上门来,一般都开价4万元,如果 包签证费用,可能要6万到8万。太贵了,所以我们就自己申请了。确实累,有中介省力很多,大部分考生还是求助于中介。有些中介甚至弄虚作假,把考生的高中 成绩做成全部9分以上,收费可能更贵一些。”刘桦的母亲沈女士告诉时代周报。
  “也许市场的扩张还是追不上需求的增加,使得费用逐年水涨船高,这也意味着今后市场的扩张会更凶猛。”随州前中学校长称。
  香港消费市场尝甜头
  香港消费市场也尝到了SAT考试经济的甜头。沈女士告诉记者,2009年,她带女儿两度赴港赶考,尽量省俭,不购物不旅游,花费大约在1.5万 元。“第一次是三口之家一起去的,那时有航空公司推出的特价机票,来回每人才1000多元,住宿费一天1000元不到,加上报名费,一共花了8000元左 右。第二次去,住了一家内地机构的招待所,一天500元左右,所以略便宜些。”
  时至今日,以一名考生和两名家长每次赴港停留两晚估算,计入机票、购物和餐饮等消费,每个考生家庭便可为香港贡献至少2万港元的旅游收入。以每年4万个内地考生到港参加SAT计算,一年便有8亿港元的旅游收入来自SAT经济。
  一些酒店甚至借SAT之机涨价。考场附近的机场富豪酒店,今年1月SAT考试前晚(25日)的住宿价格高达4000多港元,是1月24日的一倍。“我问酒店为什么要加倍,他们说你们要参加SAT啊!”一位考生家长对媒体表示。
  而在考生埋首奋战之时,场外的家长也成了中介机构竞相游说的对象。中介机构纷纷在博览馆内租下演讲厅举办讲座,试图打开家长的“腰包”。由于竞 争激烈,一些新兴中介还以每日400港元的酬金,雇用在港读书的内地大学生负责拉客。据了解,亚洲国际博览馆要求中介机构今年必须一次订好六次考试的宣传 场地,每个演讲厅一次至少要8万-10万港元的租场费。
  由于SAT允许考多次,有考生竟连考五次,重复应考无疑更催热考试经济。“关于考试的一个秘密是,大多数应考者是‘炮灰’,SAT也是这样。这 对培训和中介机构来说是好事,市场会不断膨胀。同时也使市场变得‘傻瓜’,不断加水,日渐肤浅化,在太过重视应试技巧的培训过程中,SAT的特质、优点也 有可能被逐渐消解。”顾晓鸣称。
  “一般来说,考试次数控制在不超过三次为好。考得太多有刷分之嫌,影响考生的诚信度。”李希建议。
  SAT的迅速升温,在催热考试经济的同时,也成为倒逼国内高考制度改革的因素之一。“新一轮的留学潮,主流是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直接到国外上大学,这也使国家有关方面感到一种压力,现在这套教育模式、高考制度不改变的话,最好的学生都出去了。”杨东平称。
  杨东平透露,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已把制定高考改革方案提上了议事日程。“高考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价值是非常明确的,叫做分类考试、综合(行情 专区)评价、多元录取、招考分离。所谓分类考试,是指没必要1000万考生都用一张考卷,学生至少可以分为三类:精英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可 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招考、录取。综合评价,是指在高考成绩之外,还要考虑学生的高中学力水平和学业表现,这叫‘三位一体’。今年浙江已有17个高校实行 这种方式招生,这也预示了今后的方向。”
  “SAT的考试技术、内容和方法对中国高考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促使我们在讨论中国考试改革时,也要重视几点:一是可以一年考多次,二是对考生要考察基础性的东西,而不是以考察解题技巧为主。”杨东平表示。
  也许,国内高考制度的真正变革,才是为SAT经济“火焰山”降温的“芭蕉扇”。而在不太远的将来,SAT的继续升温仍是大概率事件。“这不是一个负面现象,中国的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国外优质的教育应该成为中国优秀学生的选择,这对整个民族、教育都有利。”李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