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共一路走来患难与共,和共和国风雨兼程同舟共济,这是全中国最知名的家族之一-李鹏家族,不管是父母,还是其儿女,他们的一举一动,总能吸引眼球无数。
因为所有人都认为,他们不止代表他们,他们更是某种复杂象征。
昨晚七点刚过,财经网发布独家,使舆论场的目光,再次投向李氏家族:“李小琳将离开中电投,调往大唐电力集团担任副总经理”:“新的‘国家电力投资 集团公司’领导班子逐步浮出水面,但李小琳不在新班子之列,她将被调往大唐电力集团担任副总经理。此前业内预期,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李小琳有望再 上一个台阶,出任合并后的新公司总经理。”
一语激起千层浪。
这意味着什么?这是又要动手的节奏吗?这是惯用的围猎手法吗?
高调的李小琳,舆论熟悉不过,虽然世殊时异,不妨温故知新,财经网要提及那个公开的秘密,“李小琳一直备受关注,除了其张扬的着装与个性外,还因为 她是前国家领导人李鹏之女”:“人民网、腾讯网等国内媒体曾将李小琳称为‘中国电力一姐’,在《财富》杂志2011年的‘亚洲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 袖’榜单中,李小琳排名第21…但李小琳却坚称:‘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2012年3月,李小琳曾建议给每个国人建立道德档案,引发舆论侧目。”
可以用“侧目”形容李小琳言论,报道也是在允许的尺度内拼了,关于核心的人事任命细节,财经亦有重要情况需披露:“据记者了解,上述新领导班子中的 副职名单,是6月2日下午在新公司党组第一次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由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刘强口头宣布的。刘强还在会上口头宣布了李小琳的去向—— 前往大唐集团担任副总经理…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人事变动在宣布之前被严格保密,李小琳本人也是直到开会宣布之前才被告知人事变动结果。截止目前,正式的 任命文件尚未下发。”
“口头宣布”、“严格保密”,这些如临现场的描述,愈发使猜测多起来。用微信公众号“平说”的话来讲即是,“她在这里已效力12年,她的父亲问鼎中 堂,这难免不对HR的通告刮目”:“一个道德高尚、才能突出的奇女子,在无任何先兆之下调去做大堂副总,惜乎哉…从政的哥与红商的她,有条可期待的规划清 晰的晋升路线,它或可称为‘云世袭’路线——就像他们从小熟悉的计划体制下的配给…当然,原始股东的权力经过多次摊薄复又集中之后,这种计划变得越来越艰 难。她在中电投呆了12年,而她的哥哥在火山口坐了7年,功名难就,冷暖自知。”
紧随财经之后,澎湃共襄盛举,为昨晚这场讨论热潮,再打一记强心针:“一消息人士称,当天国务院国资委宣布结果之后,‘李小琳很生气,回到办公室砰一声关上了大门。’”
李小琳的负气之举,似再度坐实不寻常。这家上海滩新锐媒体,在文末亦有技巧性表述:“李小琳此番‘出局’让外界颇感意外…一电力行业观察人士称,对 李小琳从中电投赴大唐任职感到非常意外,因为除中电投之外,包括大唐、华电、国电、华能在内的其他四大电力集团并不存在职务空缺,李小琳的人事变动,或带 来连锁反应。”
“出局”,这是澎湃新闻对李小琳离开的描述,在此之前,依据财经网所做报道,诸如网易和新浪,也有提及“出局”,但事后要么修正,要么撤下首页,而且,更为吊诡的是,今日查看澎湃新闻原文,“摔门”那段已被生生剜去。
残留在腾讯首页的嘀咕,今晨也已失效无法打开:“此前李小琳担任中电投集团副总经理一职位,仅次于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陆启洲和副总经理孟振平,排 名第三。而今,陆启洲到龄退休,孟振平升至新公司总经理一职。从经验以及家庭背景来说,李小琳成为新公司领导班子中一员看起来顺利成章。但结果却出人意 外…‘将李小琳调任大唐集团,这是圈子里都没有想到的。’一位排名前三的电力行业分析师对表示,可能是出于李小琳在电力行业丰富的经验,让其继续在电力行 业中发挥作用。‘不过这都只是猜测。’”
只能是猜测。
同为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新媒体项目,界面今日又与澎湃有不一样的说法,“有消息称,李小琳被调往大唐电力集团担任副总经理。但是大唐电力集团内部人士否认了这一消息。”
错综复杂,众说纷纭。当此晦暗之际,@秦枫 亦有观察,这位可直达高层的香港卫视女记者,今日贴出一张深宅大院图,然后隐晦地说道:“老爷子身体无大碍,对公主的安排也是够客气了。”
安排客气,舆论不客气,@Fenng 昨晚即有言:“今天,中国电力系统最后一个‘看门狗’也走了。”
“看门狗”是个意义两极分化的词语,表面读来是指含贬义的看家护院之意,不过,也有同名的传播学经典术语,意指“秉持公正、客观立场的媒体,是代表民众监督政府行为的‘看门狗’。”
吴晓波取得是后一个意象。
在前日那篇刷爆朋友圈的微信文中,吴晓波一扫昔日的专业冷静,变得似乎有点伤感颓废,只因一位大学同学的离任,使他感叹“最后一个‘看门狗’也走 了”,“本周,阿里巴巴以2亿美元注资‘一财’,秦朔在谈完这个商业合作案后宣布辞职”:“如果说十个月前的沈颢事件直接导致了彪悍的‘二十一系’的实质 性倒塌,那么,此次秦朔的离去,在某种程度上便意味着一个传媒黄金时代的终结,它既是互联网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必然结局,同时更是社会性共谋的结果。”
作为出身于媒体的财经作家,吴晓波对财经媒体可谓深情契阔,可是此刻回望起来,却有生死两茫之感:“2004年11月,秦朔撮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北京青年报社和上海文广集团,创办中国第一份市场化的财经日报《第一财经日报》,他北上出任总编辑,转战于一个更为辽阔的市场。在那时,何力主政《经济观 察报》、沈颢和刘洲伟主政《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刘东华和牛文文主政《中国企业家》、胡舒立主政《财经》、李佩钰主政《中国经营报》,加上陈彤的新浪和 张力奋的FT中文网,在财经报道领域名将云集,群星璀璨,大抵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活跃和光芒万丈的时刻。”
在这篇宛如同学邱兵附体的呢喃里,吴晓波显得颇为神伤甚至相当无奈,“这个行业里一度拥挤着无数的热血青年,他们在学识和行动力上都是一时翘楚,凭 着才华,他们转到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赚取三倍乃至更多的金钱,可是他们偏不”:“中国今天的青年知识良心,一半存在于律师界,一半存在于传媒界…在很长时 间里,中国财经媒体记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左右,也就是说,这是一支容易冲动、甚至在商业经验上非常缺乏的青年近卫军,可是,他们确乎是一群充满了理想 主义气质的、嗷嗷叫的‘看门狗’…这个行业是亏待他们的,在过去的十年里,财经媒体的记者几乎没有涨过一分钱的工资…去年的那一次清算,打掉了财经媒体人 的最后一点尊严,他们被看成是商业世界的可怜的敲诈者,整日为了一点广告费、‘合作费’乱吠于豪门的台阶前,这实在太肮脏了。他们突然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 和存在的意义。其实,理想就是一块‘处女膜’,在生命中可有可无,说没有就没有了。接下来的这一年里,无数我认识或不认识的财经媒体人快速逃离,对大家来 说,‘放下就是实地’,转身即可轻松,从此告别午夜打的的苦逼日子,过上愉悦体面的金领生活。”
“看门狗”走了后,接下来又将怎样:“…就在最近的半年里,资本肆意横行,监管严重空缺,那么多的可疑事件层出不穷,那么多的操纵行为令人发指,若 放之于两年前,早已被调查个底朝天,然而今天,你看啊,这一派喜乐祥和,真宛若无度原始的丛林盛宴…媒体总是冲动的,总是嗜血的,总是有着说不尽的瑕疵, 可是媒体的‘根本善意’(柏拉图语)不容置疑,媒体的公器特征不容玷污,媒体人不容缺位。若舆论的‘第三力量’瓦解,利益集团必然勾结妄为,最终受伤害 的,则是全体的公民社会和弱势群体。”
最终的伤害还未到来,直接的伤害却已然降临,该篇文章的分享链接宣告失效,“吴晓波频道”遭遇史上罕见的被删待遇。
来自吴晓波的温情,秦朔同学已然感知,于当晚在微博写下致谢,并交代自己的大致去向:“谢谢晓波对财经媒体的关心。在新闻一线奋斗了25年后,我内 心有种强烈的驱使,希望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商业文明研究,推动中国商业文明的进步,并进行自媒体的新尝试。感谢SMG领导和马云先生的理解支持。祝愿第一财 经在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后,谱写数据时代的财经媒体新篇章。殊途同归,明天更好。”
“最后一个‘看门狗’”的说法,注定引来两极化的争议。
质疑与不忿,快马加鞭赶来。有诸如搜狐文章所重谈,财经媒体自身满是不堪,“围绕媒体与企业衍生出了一个繁荣的公关行业,甚至出现了敲诈企业的丑陋 现象。但总体而言,企业不惜代价与媒体搞好关系,背后隐含的潜台词是敬畏,对财经媒体这只商界‘看门狗’的畏惧”:“但是,去年以来刮起的财经媒体反腐风 让这种敬畏之心烟消云散。先是《新快报》陈永洲受贿事件,再是二十一世纪报系总编沈沈颢被带走,再是央视财经频道的巨震。一夜之间,财经媒体对资本家的制 衡仿佛不复存在,资本家反过来开始控制媒体。腾讯入股每经、阿里入股21世纪,这次马云砸下十多亿入股《第一财经日报》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国内 主流财经媒体俨然已经落入资本家手中。”
而在《沉舟侧畔千帆过,伤怀何需看门狗》一文中,微信公众号“海涛评论”写道:“既然这么多人认同,中国商业世界的最后一条看门狗没了,这就说明, 这么多年来,我和我的同事,连条狗都没当上。如果这么说成立的话,这一方面,说明了我们不够努力,另一方面,秦朔的离开,将必然地导致第一财经从此陷入平 庸。”
这显然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自黑是为了反击,在同为财经媒体人的王海涛看来,贸然宣告某个时代结束,常是有失严谨的判断:“喜欢美化从前,喜欢 宣布一个时代结束,在中国,在某些文人那里是一种流行病。喜欢标榜新闻理想,喜欢把自己的职业崇高化,然后把这种崇高化受挫表述为理想破灭,在中国,是一 些新闻人的一种习惯性姿态。”
没错,就在吴晓波宣告“最后一个‘看门狗’也走了”的前日下午,另一只“看门狗”又猛然一跃出现在公众视野,正如孙旭阳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所说: “就在吴晓波先生感慨‘最后的看门狗’不再看门之后,南方都市报一位记者跨进了南昌十中的校门,替原籍山东巨鹿的一位考生参加高考语文试卷的答题。消息经 南都自曝后,立即引爆网络。不少刚看过吴晓波先生刷屏文的网友马上指出:看,‘看门狗’仍在坚持战斗。”
不再是简单击节赞赏,也非从前那般好评如潮,看待媒体的所作所为,公众意见越来越多元:“狗算不如人算,马上就有人指出,这条‘看门狗’伪造身份证 件,扰乱高考秩序,涉嫌违法甚至犯罪。更有专家教授站出来重申,记者暗访也得有尺度。甚至还有人将记者卧底替考比附为卧底嫖娼…”
记者替考,报社举报,“看门狗”有点像行为艺术的揭黑之举,遭遇了与以往相似的发展逻辑:“教育部已介入调查高考替考事件”、“涉事考生李某对替考 一事供认不讳”、“已请公安立案调查‘江西替考’”、“卧底替考记者在考卷写明是卧底,请求作废”、“江西替考案一嫌犯逃离南昌,在火车上被控制”、“大 学生‘枪手’被抓,供出高考舞弊头目”、“9名涉案人员被警方控制”。
与之相似的,还有质疑模式。如微信公众号“传媒狐”所总结的类型——“1、点赞型:大多媒体人,在转发报道时不吝赞美之词,赞扬南都记者的担当和勇 气。有人将其比成电影《无间道》,讲述梁朝伟扮演的警察打入黑道内部揭黑的故事”、“2、分析型:财新法治新闻编辑陈宝成在微信朋友圈说道:惊闻南都记者 此时正在卧底替考组织,惊闻众多同行为此新闻纷纷点赞,我深感不安。第一,记者干了警察的活…第二,记者卧底替考组织参加高考,同样涉嫌犯罪…第三,提高 新闻从业者的法律素养刻不容缓…第四,公权力渎职甚至腐败的危害性远远高于记者卧底,必须严惩”、“3、感叹型:石扉客在微博中,对卧底事件的争论发出感 叹:我对记者卧底高考一事没有一丁点评论的欲望。既高度佩服南都同行们的职业精神,又高度伤感于时代的逡巡与行业的凋敝。这是一个多么古老的方式和多么陈 旧的话题啊,市场化媒体十多年前就已经完全解决了的报道技术与伦理问题,现在还能被业界学界煞有其事的刷屏讨论,恰是逼仄现实中无话找话的写照。”
之所以提及现实逼仄,或与另一类“看门狗”有关。
那即是红头文件正公开招募的“自干五”。
腾讯新闻旗下微信公众号“探针”,昨日公开扩散这则文件:“今日,来自绵阳师范学院、阿坝师范学院等多所四川高校官方网站上的同一份文件《关于推荐骨干网评员、骨干“自干五”的通知》中,原为贬义词的“自干五”被各大高校作为官方招募的对象,让围观众人唏嘘不已。”
互相借力,共同围剿,“探针”转引网易新闻旗下微信公众号“路标”内容:“据‘路标’报道,此文件来源是四川省教育厅今年5月7日刊发的同名红头文 件,文件要求,四川每所高校、每个市级教育局和省教育厅处室都须推荐一名骨干‘自干五’。文件称,将鼓励‘自干五’等开设微博、微信,还会用行政手段、技 术手段和市场力量加大推广。探针今日16时搜索时,文件已不见踪影。”
“自干五”原意是“自带干粮的五毛”,这不本是一个贬义词吗,怎还大张旗鼓自我认定?
哑然之余,倒也释然。微信公众号“有难度”还是想明白了,“虽然说让各界颇感惊讶,但其实惊诧程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烈,毕竟都已经早有预料,确实 也不意外了”:“唯一让人多少有点身体不适的,或许是对一个汉语词汇的认知差异。‘自干五’从‘五毛’这个备受蔑视的网络词汇中历经多年挣扎才独立成派, 也算不易,现在骤然进入官方文件的表述系统,官方与民间对一个词汇的褒贬判断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也算‘两个舆论场’分野的一个见证。”
理解差异或许只是暂时的,旷日持久之后,词义也有可能重新发生变迁,这大约是微信公众号“格物志知”之见:“这种去污名化的运作,《光明日报》洗地 之论可看作起点。去污名化的目的在于,打碎自干五的原始语言外壳,实现重新包装,用伟光正的内涵外延填充赋义。从逻辑上讲,它与对公知污名化的操作如出一 辙,只是将方向倒置而已…这种操作手法会不会成功,还很难说,但从污名化公知的历程来看,为自干五洗地的力量不可忽视。”
各为其主的看门狗们,吠声震天,咬成一团,这一幕恰可用大公网昨日所转之论形容,“习近平正在进行‘地球上最伟大的政治实验’”:“6月1日,英国 《卫报》(The Guardian)刊发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欧洲学(European Studies)教授蒂莫西·阿什(Timothy Ash)的评论文章《习近平领导中国进行‘地球上最伟大的政治实验’》(Xi Jinping’s China is the Greatest Political Experiment on Earth),从西方视角阐述了对当前中国改革的理解,并对改革的预期成效、国际影响进行了估测。”
变幻莫测的操作,光怪陆离的实验,成与不成,皆属未知:“习近平能成功吗?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政治问题。‘是的,习能’,在北京一些人这样回答我。‘不,他不行’,另一些人说。但聪明人知道,没有人知道答案。”
--------------------------
‘地球上最伟大的政治实验’?哈哈,就是天大的笑话,前苏联就是共匪的明天。残酷压榨国民的统治者就没有不垮台的!你以为共匪会是例外吗??
因为所有人都认为,他们不止代表他们,他们更是某种复杂象征。
昨晚七点刚过,财经网发布独家,使舆论场的目光,再次投向李氏家族:“李小琳将离开中电投,调往大唐电力集团担任副总经理”:“新的‘国家电力投资 集团公司’领导班子逐步浮出水面,但李小琳不在新班子之列,她将被调往大唐电力集团担任副总经理。此前业内预期,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李小琳有望再 上一个台阶,出任合并后的新公司总经理。”
一语激起千层浪。
这意味着什么?这是又要动手的节奏吗?这是惯用的围猎手法吗?
高调的李小琳,舆论熟悉不过,虽然世殊时异,不妨温故知新,财经网要提及那个公开的秘密,“李小琳一直备受关注,除了其张扬的着装与个性外,还因为 她是前国家领导人李鹏之女”:“人民网、腾讯网等国内媒体曾将李小琳称为‘中国电力一姐’,在《财富》杂志2011年的‘亚洲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 袖’榜单中,李小琳排名第21…但李小琳却坚称:‘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2012年3月,李小琳曾建议给每个国人建立道德档案,引发舆论侧目。”
可以用“侧目”形容李小琳言论,报道也是在允许的尺度内拼了,关于核心的人事任命细节,财经亦有重要情况需披露:“据记者了解,上述新领导班子中的 副职名单,是6月2日下午在新公司党组第一次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由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刘强口头宣布的。刘强还在会上口头宣布了李小琳的去向—— 前往大唐集团担任副总经理…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人事变动在宣布之前被严格保密,李小琳本人也是直到开会宣布之前才被告知人事变动结果。截止目前,正式的 任命文件尚未下发。”
“口头宣布”、“严格保密”,这些如临现场的描述,愈发使猜测多起来。用微信公众号“平说”的话来讲即是,“她在这里已效力12年,她的父亲问鼎中 堂,这难免不对HR的通告刮目”:“一个道德高尚、才能突出的奇女子,在无任何先兆之下调去做大堂副总,惜乎哉…从政的哥与红商的她,有条可期待的规划清 晰的晋升路线,它或可称为‘云世袭’路线——就像他们从小熟悉的计划体制下的配给…当然,原始股东的权力经过多次摊薄复又集中之后,这种计划变得越来越艰 难。她在中电投呆了12年,而她的哥哥在火山口坐了7年,功名难就,冷暖自知。”
紧随财经之后,澎湃共襄盛举,为昨晚这场讨论热潮,再打一记强心针:“一消息人士称,当天国务院国资委宣布结果之后,‘李小琳很生气,回到办公室砰一声关上了大门。’”
李小琳的负气之举,似再度坐实不寻常。这家上海滩新锐媒体,在文末亦有技巧性表述:“李小琳此番‘出局’让外界颇感意外…一电力行业观察人士称,对 李小琳从中电投赴大唐任职感到非常意外,因为除中电投之外,包括大唐、华电、国电、华能在内的其他四大电力集团并不存在职务空缺,李小琳的人事变动,或带 来连锁反应。”
“出局”,这是澎湃新闻对李小琳离开的描述,在此之前,依据财经网所做报道,诸如网易和新浪,也有提及“出局”,但事后要么修正,要么撤下首页,而且,更为吊诡的是,今日查看澎湃新闻原文,“摔门”那段已被生生剜去。
残留在腾讯首页的嘀咕,今晨也已失效无法打开:“此前李小琳担任中电投集团副总经理一职位,仅次于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陆启洲和副总经理孟振平,排 名第三。而今,陆启洲到龄退休,孟振平升至新公司总经理一职。从经验以及家庭背景来说,李小琳成为新公司领导班子中一员看起来顺利成章。但结果却出人意 外…‘将李小琳调任大唐集团,这是圈子里都没有想到的。’一位排名前三的电力行业分析师对表示,可能是出于李小琳在电力行业丰富的经验,让其继续在电力行 业中发挥作用。‘不过这都只是猜测。’”
只能是猜测。
同为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新媒体项目,界面今日又与澎湃有不一样的说法,“有消息称,李小琳被调往大唐电力集团担任副总经理。但是大唐电力集团内部人士否认了这一消息。”
错综复杂,众说纷纭。当此晦暗之际,@秦枫 亦有观察,这位可直达高层的香港卫视女记者,今日贴出一张深宅大院图,然后隐晦地说道:“老爷子身体无大碍,对公主的安排也是够客气了。”
安排客气,舆论不客气,@Fenng 昨晚即有言:“今天,中国电力系统最后一个‘看门狗’也走了。”
“看门狗”是个意义两极分化的词语,表面读来是指含贬义的看家护院之意,不过,也有同名的传播学经典术语,意指“秉持公正、客观立场的媒体,是代表民众监督政府行为的‘看门狗’。”
吴晓波取得是后一个意象。
在前日那篇刷爆朋友圈的微信文中,吴晓波一扫昔日的专业冷静,变得似乎有点伤感颓废,只因一位大学同学的离任,使他感叹“最后一个‘看门狗’也走 了”,“本周,阿里巴巴以2亿美元注资‘一财’,秦朔在谈完这个商业合作案后宣布辞职”:“如果说十个月前的沈颢事件直接导致了彪悍的‘二十一系’的实质 性倒塌,那么,此次秦朔的离去,在某种程度上便意味着一个传媒黄金时代的终结,它既是互联网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必然结局,同时更是社会性共谋的结果。”
作为出身于媒体的财经作家,吴晓波对财经媒体可谓深情契阔,可是此刻回望起来,却有生死两茫之感:“2004年11月,秦朔撮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北京青年报社和上海文广集团,创办中国第一份市场化的财经日报《第一财经日报》,他北上出任总编辑,转战于一个更为辽阔的市场。在那时,何力主政《经济观 察报》、沈颢和刘洲伟主政《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刘东华和牛文文主政《中国企业家》、胡舒立主政《财经》、李佩钰主政《中国经营报》,加上陈彤的新浪和 张力奋的FT中文网,在财经报道领域名将云集,群星璀璨,大抵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活跃和光芒万丈的时刻。”
在这篇宛如同学邱兵附体的呢喃里,吴晓波显得颇为神伤甚至相当无奈,“这个行业里一度拥挤着无数的热血青年,他们在学识和行动力上都是一时翘楚,凭 着才华,他们转到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赚取三倍乃至更多的金钱,可是他们偏不”:“中国今天的青年知识良心,一半存在于律师界,一半存在于传媒界…在很长时 间里,中国财经媒体记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左右,也就是说,这是一支容易冲动、甚至在商业经验上非常缺乏的青年近卫军,可是,他们确乎是一群充满了理想 主义气质的、嗷嗷叫的‘看门狗’…这个行业是亏待他们的,在过去的十年里,财经媒体的记者几乎没有涨过一分钱的工资…去年的那一次清算,打掉了财经媒体人 的最后一点尊严,他们被看成是商业世界的可怜的敲诈者,整日为了一点广告费、‘合作费’乱吠于豪门的台阶前,这实在太肮脏了。他们突然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 和存在的意义。其实,理想就是一块‘处女膜’,在生命中可有可无,说没有就没有了。接下来的这一年里,无数我认识或不认识的财经媒体人快速逃离,对大家来 说,‘放下就是实地’,转身即可轻松,从此告别午夜打的的苦逼日子,过上愉悦体面的金领生活。”
“看门狗”走了后,接下来又将怎样:“…就在最近的半年里,资本肆意横行,监管严重空缺,那么多的可疑事件层出不穷,那么多的操纵行为令人发指,若 放之于两年前,早已被调查个底朝天,然而今天,你看啊,这一派喜乐祥和,真宛若无度原始的丛林盛宴…媒体总是冲动的,总是嗜血的,总是有着说不尽的瑕疵, 可是媒体的‘根本善意’(柏拉图语)不容置疑,媒体的公器特征不容玷污,媒体人不容缺位。若舆论的‘第三力量’瓦解,利益集团必然勾结妄为,最终受伤害 的,则是全体的公民社会和弱势群体。”
最终的伤害还未到来,直接的伤害却已然降临,该篇文章的分享链接宣告失效,“吴晓波频道”遭遇史上罕见的被删待遇。
来自吴晓波的温情,秦朔同学已然感知,于当晚在微博写下致谢,并交代自己的大致去向:“谢谢晓波对财经媒体的关心。在新闻一线奋斗了25年后,我内 心有种强烈的驱使,希望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商业文明研究,推动中国商业文明的进步,并进行自媒体的新尝试。感谢SMG领导和马云先生的理解支持。祝愿第一财 经在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后,谱写数据时代的财经媒体新篇章。殊途同归,明天更好。”
“最后一个‘看门狗’”的说法,注定引来两极化的争议。
质疑与不忿,快马加鞭赶来。有诸如搜狐文章所重谈,财经媒体自身满是不堪,“围绕媒体与企业衍生出了一个繁荣的公关行业,甚至出现了敲诈企业的丑陋 现象。但总体而言,企业不惜代价与媒体搞好关系,背后隐含的潜台词是敬畏,对财经媒体这只商界‘看门狗’的畏惧”:“但是,去年以来刮起的财经媒体反腐风 让这种敬畏之心烟消云散。先是《新快报》陈永洲受贿事件,再是二十一世纪报系总编沈沈颢被带走,再是央视财经频道的巨震。一夜之间,财经媒体对资本家的制 衡仿佛不复存在,资本家反过来开始控制媒体。腾讯入股每经、阿里入股21世纪,这次马云砸下十多亿入股《第一财经日报》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国内 主流财经媒体俨然已经落入资本家手中。”
而在《沉舟侧畔千帆过,伤怀何需看门狗》一文中,微信公众号“海涛评论”写道:“既然这么多人认同,中国商业世界的最后一条看门狗没了,这就说明, 这么多年来,我和我的同事,连条狗都没当上。如果这么说成立的话,这一方面,说明了我们不够努力,另一方面,秦朔的离开,将必然地导致第一财经从此陷入平 庸。”
这显然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自黑是为了反击,在同为财经媒体人的王海涛看来,贸然宣告某个时代结束,常是有失严谨的判断:“喜欢美化从前,喜欢 宣布一个时代结束,在中国,在某些文人那里是一种流行病。喜欢标榜新闻理想,喜欢把自己的职业崇高化,然后把这种崇高化受挫表述为理想破灭,在中国,是一 些新闻人的一种习惯性姿态。”
没错,就在吴晓波宣告“最后一个‘看门狗’也走了”的前日下午,另一只“看门狗”又猛然一跃出现在公众视野,正如孙旭阳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所说: “就在吴晓波先生感慨‘最后的看门狗’不再看门之后,南方都市报一位记者跨进了南昌十中的校门,替原籍山东巨鹿的一位考生参加高考语文试卷的答题。消息经 南都自曝后,立即引爆网络。不少刚看过吴晓波先生刷屏文的网友马上指出:看,‘看门狗’仍在坚持战斗。”
不再是简单击节赞赏,也非从前那般好评如潮,看待媒体的所作所为,公众意见越来越多元:“狗算不如人算,马上就有人指出,这条‘看门狗’伪造身份证 件,扰乱高考秩序,涉嫌违法甚至犯罪。更有专家教授站出来重申,记者暗访也得有尺度。甚至还有人将记者卧底替考比附为卧底嫖娼…”
记者替考,报社举报,“看门狗”有点像行为艺术的揭黑之举,遭遇了与以往相似的发展逻辑:“教育部已介入调查高考替考事件”、“涉事考生李某对替考 一事供认不讳”、“已请公安立案调查‘江西替考’”、“卧底替考记者在考卷写明是卧底,请求作废”、“江西替考案一嫌犯逃离南昌,在火车上被控制”、“大 学生‘枪手’被抓,供出高考舞弊头目”、“9名涉案人员被警方控制”。
与之相似的,还有质疑模式。如微信公众号“传媒狐”所总结的类型——“1、点赞型:大多媒体人,在转发报道时不吝赞美之词,赞扬南都记者的担当和勇 气。有人将其比成电影《无间道》,讲述梁朝伟扮演的警察打入黑道内部揭黑的故事”、“2、分析型:财新法治新闻编辑陈宝成在微信朋友圈说道:惊闻南都记者 此时正在卧底替考组织,惊闻众多同行为此新闻纷纷点赞,我深感不安。第一,记者干了警察的活…第二,记者卧底替考组织参加高考,同样涉嫌犯罪…第三,提高 新闻从业者的法律素养刻不容缓…第四,公权力渎职甚至腐败的危害性远远高于记者卧底,必须严惩”、“3、感叹型:石扉客在微博中,对卧底事件的争论发出感 叹:我对记者卧底高考一事没有一丁点评论的欲望。既高度佩服南都同行们的职业精神,又高度伤感于时代的逡巡与行业的凋敝。这是一个多么古老的方式和多么陈 旧的话题啊,市场化媒体十多年前就已经完全解决了的报道技术与伦理问题,现在还能被业界学界煞有其事的刷屏讨论,恰是逼仄现实中无话找话的写照。”
之所以提及现实逼仄,或与另一类“看门狗”有关。
那即是红头文件正公开招募的“自干五”。
腾讯新闻旗下微信公众号“探针”,昨日公开扩散这则文件:“今日,来自绵阳师范学院、阿坝师范学院等多所四川高校官方网站上的同一份文件《关于推荐骨干网评员、骨干“自干五”的通知》中,原为贬义词的“自干五”被各大高校作为官方招募的对象,让围观众人唏嘘不已。”
互相借力,共同围剿,“探针”转引网易新闻旗下微信公众号“路标”内容:“据‘路标’报道,此文件来源是四川省教育厅今年5月7日刊发的同名红头文 件,文件要求,四川每所高校、每个市级教育局和省教育厅处室都须推荐一名骨干‘自干五’。文件称,将鼓励‘自干五’等开设微博、微信,还会用行政手段、技 术手段和市场力量加大推广。探针今日16时搜索时,文件已不见踪影。”
“自干五”原意是“自带干粮的五毛”,这不本是一个贬义词吗,怎还大张旗鼓自我认定?
哑然之余,倒也释然。微信公众号“有难度”还是想明白了,“虽然说让各界颇感惊讶,但其实惊诧程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烈,毕竟都已经早有预料,确实 也不意外了”:“唯一让人多少有点身体不适的,或许是对一个汉语词汇的认知差异。‘自干五’从‘五毛’这个备受蔑视的网络词汇中历经多年挣扎才独立成派, 也算不易,现在骤然进入官方文件的表述系统,官方与民间对一个词汇的褒贬判断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也算‘两个舆论场’分野的一个见证。”
理解差异或许只是暂时的,旷日持久之后,词义也有可能重新发生变迁,这大约是微信公众号“格物志知”之见:“这种去污名化的运作,《光明日报》洗地 之论可看作起点。去污名化的目的在于,打碎自干五的原始语言外壳,实现重新包装,用伟光正的内涵外延填充赋义。从逻辑上讲,它与对公知污名化的操作如出一 辙,只是将方向倒置而已…这种操作手法会不会成功,还很难说,但从污名化公知的历程来看,为自干五洗地的力量不可忽视。”
各为其主的看门狗们,吠声震天,咬成一团,这一幕恰可用大公网昨日所转之论形容,“习近平正在进行‘地球上最伟大的政治实验’”:“6月1日,英国 《卫报》(The Guardian)刊发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欧洲学(European Studies)教授蒂莫西·阿什(Timothy Ash)的评论文章《习近平领导中国进行‘地球上最伟大的政治实验’》(Xi Jinping’s China is the Greatest Political Experiment on Earth),从西方视角阐述了对当前中国改革的理解,并对改革的预期成效、国际影响进行了估测。”
变幻莫测的操作,光怪陆离的实验,成与不成,皆属未知:“习近平能成功吗?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政治问题。‘是的,习能’,在北京一些人这样回答我。‘不,他不行’,另一些人说。但聪明人知道,没有人知道答案。”
--------------------------
‘地球上最伟大的政治实验’?哈哈,就是天大的笑话,前苏联就是共匪的明天。残酷压榨国民的统治者就没有不垮台的!你以为共匪会是例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