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Thursday 27 September 2012

Linux的磁盘管理命令


1.1     dd

1.1.1     功能说明

读取,转换并输出数据。

1.1.2     语法

dd [bs=<字节数>][cbs=<字节数>][conv=<关键字>][count=<区块数& gt;][ibs=<字节数>][if=<文件>][obs=<字节数>][of=<文件>] [seek=<区块数>][skip=<区块数>][--help][--version]

1.1.3     补充说明

dd可从标准输入或文件读取数据,依指定的格式来转换数据,再输出到文件,设备或标准输出。

1.1.4     参数

bs=<字节数>   将ibs( 输入)与obs(输出)设成指定的字节数。
cbs=<字节数>   转换时,每次只转换指定的字节数。
conv=<关键字>   指定文件转换的方式。
conv = ASCII 把EBCDIC码转换为ASCIl码。
conv = ebcdic 把ASCIl码转换为EBCDIC码。
conv = ibm 把ASCIl码转换为alternate EBCDIC码。
conv = block 把变动位转换成固定字符。
conv = ublock 把固定位转换成变动位。
conv = ucase 把字母由小写转换为大写。
conv = lcase 把字母由大写转换为小写。
conv = notrunc 不截短输出文件。
conv = swab 交换每一对输入字节。
conv = noerror 出错时不停止处理。
conv = sync 把每个输入记录的大小都调到ibs的大小(用NUL填充)。
count=<区块数>   仅读取指定的区块数。
ibs=<字节数>   每次读取的字节数。
if=<文件>   从文件读取。
obs=<字节数>   每次输出的字节数。
of=<文件>   输出到文件。
seek=<区块数>   一开始输出时,跳过指定的区块数。
skip=<区块数>   一开始读取时,跳过指定的区块数。
–help   帮助。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1.1.5     例子

1整盘数据备份与恢复
备份:
dd if=/dev/hdx of=/dev/hdy
将本地的/dev/hdx整盘备份到/dev/hdy

dd if=/dev/hdx of=/path/to/image
将/dev/hdx全盘数据备份到指定路径的image文件

dd if=/dev/hdx | gzip >/path/to/image.gz
备份/dev/hdx全盘数据,并利用gzip工具进行压缩,保存到指定路径

恢复:
dd if=/path/to/image of=/dev/hdx
将备份文件恢复到指定盘

gzip -dc /path/to/image.gz | dd of=/dev/hdx
将压缩的备份文件恢复到指定盘

2.利用netcat远程备份
dd if=/dev/hda bs=16065b | netcat < targethost-IP > 1234
在源主机上执行此命令备份/dev/hda

netcat -l -p 1234 | dd of=/dev/hdc bs=16065b
在目的主机上执行此命令来接收数据并写入/dev/hdc

netcat -l -p 1234 | bzip2 > partition.img
netcat -l -p 1234 | gzip > partition.img
以上两条指令是目的主机指令的变化分别采用bzip2  gzip对数据进行压缩,并将备份文件保存在当前目录。

3.备份MBR
备份:
dd if=/dev/hdx of=/path/to/image count=1 bs=512
备份磁盘开始的512Byte大小的MBR信息到指定文件

恢复:
dd if=/path/to/image of=/dev/hdx
将备份的MBR信息写到磁盘开始部分

4.备份软盘
dd if=/dev/fd0 of=disk.img count=1 bs=1440k
将软驱数据备份到当前目录的disk.img文件

5.拷贝内存资料到硬盘
dd if=/dev/mem of=/root/mem.bin bs=1024
将内存里的数据拷贝到root目录下的mem.bin文件

6.从光盘拷贝iso镜像
dd if=/dev/cdrom of=/root/cd.iso
拷贝光盘数据到root文件夹下,并保存为cd.iso文件

7.增加Swap分区文件大小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024 count=262144
创建一个足够大的文件(此处为256M)

mkswap /swapfile
把这个文件变成swap文件

swapon /swapfile
启用这个swap文件

/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s 0 0
在每次开机的时候自动加载swap文件, 需要在 /etc/fstab 文件中增加一行

8.销毁磁盘数据
dd if=/dev/urandom of=/dev/hda1
利用随机的数据填充硬盘,在某些必要的场合可以用来销毁数据。执行此操作以后,/dev/hda1将无法挂载,创建和拷贝操作无法执行。

9.得到最恰当的block size
dd if=/dev/zero bs=1024 count=1000000 of=/root/1Gb.file
dd if=/dev/zero bs=2048 count=500000 of=/root/1Gb.file
dd if=/dev/zero bs=4096 count=250000 of=/root/1Gb.file
dd if=/dev/zero bs=8192 count=125000 of=/root/1Gb.file
通过比较dd指令输出中所显示的命令执行时间,即可确定系统最佳的block size大小
10.测试硬盘读写速度
dd if=/root/1Gb.file bs=64k | dd of=/dev/null
dd if=/dev/zero of=/root/1Gb.file bs=1024 count=1000000
通过上两个命令输出的执行时间,可以计算出测试硬盘的读/写速度

11.修复硬盘
dd if=/dev/sda of=/dev/sda
当硬盘较长时间(比如1,2年)放置不使用后,磁盘上会产生magnetic flux point。当磁头读到这些区域时会遇到困难,并可能导致I/O错误。当这种情况影响到硬盘的第一个扇区时,可能导致硬盘报废。上边的命令有可能使这些数 据起死回生。且这个过程是安全,高效的。

1.2     df

1.2.1     功能说明

显示磁盘的相关信息。

1.2.2     语法

df [-ahHiklmPT][--block-size=<区块大小>][-t <文件系统类型>][-x <文件系统类型>][--help][--no-sync][--sync][--version][文件或设备]

1.2.3     补充说明

df可显示磁盘的文件系统与使用情形。

1.2.4     参数

-a或–all   包含全部的文件系统。
–block-size=<区块大小>   以指定的区块大小来显示区块数目。
-h或–human-readable   以可读性较高的方式来显示信息。
-H或–si   与-h参数相同,但在计算时是以1000 Bytes为换算单位而非1024 Bytes。
-i或–inodes   显示inode的信息。
-k或–kilobytes   指定区块大小为1024字节。
-l或–local   仅显示本地端的文件系统。
-m或–megabytes   指定区块大小为1048576字节。
–no-sync   在取得磁盘使用信息前,不要执行sync指令,此为预设值。
-P或–portability   使用POSIX的输出格式。
–sync   在取得磁盘使用信息前,先执行sync指令。
-t<文件系统类型>或–type=<文件系统类型>   仅显示指定文件系统类型的磁盘信息。
-T或–print-type   显示文件系统的类型。
-x<文件系统类型>或–exclude-type=<文件系统类型>   不要显示指定文件系统类型的磁盘信息。
–help   显示帮助。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文件或设备]   指定磁盘设备。

1.3     du

1.3.1     功能说明

显示目录或文件的大小。

1.3.2     语法

du [-abcDhHklmsSx][-L <符号连接>][-X <文件>][--block-size] [--exclude=<目录或文件>][--max-depth=<目录层数>][--help][--version][目 录或文件]

1.3.3     补充说明

du会显示指定的目录或文件所占用的磁盘空间。

1.3.4     参数

-a或-all   显示目录中个别文件的大小。
-b或-bytes   显示目录或文件大小时,以byte为单位。
-c或–total   除了显示个别目录或文件的大小外,同时也显示所有目录或文件的总和。
-D或–dereference-args   显示指定符号连接的源文件大小。
-h或–human-readable   以K,M,G为单位,提高信息的可读性。
-H或–si   与-h参数相同,但是K,M,G是以1000为换算单位。
-k或–kilobytes   以1024 bytes为单位。
-l或–count-links   重复计算硬件连接的文件。
-L<符号连接>或–dereference<符号连接>   显示选项中所指定符号连接的源文件大小。
-m或–megabytes   以1MB为单位。
-s或–summarize   仅显示总计。
-S或–separate-dirs   显示个别目录的大小时,并不含其子目录的大小。
-x或–one-file-xystem   以一开始处理时的文件系统为准,若遇上其它不同的文件系统目录则略过。
-X<文件>或–exclude-from=<文件>   在<文件>指定目录或文件。
–exclude=<目录或文件>   略过指定的目录或文件。
–max-depth=<目录层数>   超过指定层数的目录后,予以忽略。
–help   显示帮助。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1.4     fdisk

1.4.1     功能说明

磁盘分区。

1.4.2     语法

fdisk [-b <分区大小>][-uv][外围设备代号] 或 fdisk [-l][-b <分区大小>][-uv][外围设备代号...] 或 fdisk [-s <分区编号>]

1.4.3     补充说明

fdisk是用来磁盘分区的程序,它采用传统的问答式界面,而非类似DOS fdisk的cfdisk互动式操作界面,因此在使用上较为不便,但功能却丝毫不打折扣。

1.4.4     参数

-b<分区大小>   指定每个分区的大小。
-l   列出指定的外围设备的分区表状况。
-s<分区编号>   将指定的分区大小输出到标准输出上,单位为区块。
-u   搭配”-l”参数列表,会用分区数目取代柱面数目,来表示每个分区的起始地址。
-v   显示版本信息。

1.5     format

1.5.1     功能说明

格式化磁盘。最好是对未格式过化的磁盘使用。

1.5.2     语法

format [-n] device
-n 软盘格式化后不作检验。

1.5.3     补充说明

DOS的FORMAT A: 实际上作了以下工作:
(1)物理格式化磁盘;
(2)建立 A: 这个目录 (=Linux中的建立一个文件系统);
(3)使这个磁盘能被使用者使用(=Linux中的mount一个驱动器)。
这三步在 Linux 中是分开的,在 Linux中可以建立和使用MS-DOS格式的磁盘,还可用其它格式的(例如最常用的ext2),以下是做一张可用的磁盘方法:
(1)先 su 为 root
(2)格式化一张1.44M的软盘(A:)
# fdformat /dev/fd0H1440
(3)建立一个文件系统:
# mkfs -t ext2 -c /dev/fd0H1440(建立一个ext2的文件系统)
或 # mformat a:(建立一个 MS-DOS 的文件系统)
在使用这张磁盘前,需要先将这个磁盘连通驱动器mount,mount 一个驱动器:
# mount -t ext2 /dev/fd0 /mnt
或 # mount -t msdos /dev/fd0 /mnt
现在可以使用这张磁盘了,当要拿出磁盘前,一定要umount!
# umount /mnt
现在可以把磁盘拿出来了。
fdformat和mkfs最好只对未格式过化的磁盘用、已作过的就不需要用这两条命令了。
如要使用B驱动器,用fd1H1440 和 fd1 替换前文中的fd0H1440和fd0。这样,以前对A:,B:的工作现在都移转对/mnt操作了,例如:
DOS Linux
C:GUIDO>dir a: $ ls /mnt
C:GUIDO>copy a:*.* docs emp $ cp /mnt/* /docs/temp
C:GUIDO>copy *.zip a:zip $ cp *.zip /mnt/zip
C:GUIDO>a: $ cd /mnt
A:> /mnt$
使用硬盘的方法类似于软盘,例如可以 mount一个硬盘或光驱,稍微变一下 /dev 下的 device,例如mount一个光驱:#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cdrom

1.6     free

1.6.1     功能说明

显示内存状态。

1.6.2     语法

free [-bkmotV][-s <间隔秒数>]

1.6.3     补充说明

free指令会显示内存的使用情况,包括实体内存,虚拟的交换文件内存,共享内存区段,以及系统核心使用的缓冲区等。

1.6.4     参数

-b  以Byte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k  以K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m  以M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o  不显示缓冲区调节列。
-s<间隔秒数>  持续观察内存使用状况。
-t  显示内存总和列。
-V  显示版本信息。

1.7     mount

1.7.1     功能说明

挂载文件系统。

1.7.2     语法

mount [-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其中:
1.-t vfstype 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通常不必指定。mount 会自动选择正确的类型。常用类型有:
光盘或光盘镜像:iso9660
DOS fat16文件系统:msdos
Windows 9x fat32文件系统:vfat
Windows NT ntfs文件系统:ntfs
Mount Windows文件网络共享:smbfs
UNIX(LINUX) 文件网络共享:nfs

2.-o options 主要用来描述设备或档案的挂接方式。常用的参数有:
loop:用来把一个文件当成硬盘分区挂接上系统
ro:采用只读方式挂接设备
rw:采用读写方式挂接设备
iocharset:指定访问文件系统所用字符集
3.device 要挂接(mount)的设备。
4.dir设备在系统上的挂接点(mount point)。

1.7.3     例子

1.7.3.1         制作并挂载光盘ISO文件

1、从光盘制作光盘镜像文件。将光盘放入光驱,执行下面的命令。
#cp /dev/cdrom /home/sunky/mydisk.iso 或
#dd if=/dev/cdrom of=/home/sunky/mydisk.iso
注:执行上面的任何一条命令都可将当前光驱里的光盘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home/sunky/mydisk.iso

2、将文件和目录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执行下面的命令。
#mkisofs -r -J -V mydisk -o /home/sunky/mydisk.iso /home/sunky/ mydir
注:这条命令将/home/sunky/mydir目录下所有的目录和文件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home/sunky/mydisk.iso,光盘卷标为:mydisk

3、光盘镜像文件的挂接(mount)
#mkdir /mnt/vcdrom
注:建立一个目录用来作挂接点(mount point)
#mount -o loop -t iso9660 /home/sunky/mydisk.iso /mnt/vcdrom
注:使用/mnt/vcdrom就可以访问盘镜像文件mydisk.iso里的所有文件了。

1.7.3.2         挂载移动硬盘

对linux系统而言,USB接口的移动硬盘是当作SCSI设备对待的。插入移动硬盘之前,应先用fdisk –l 或 more /proc/partitions查看系统的硬盘和硬盘分区情况。

[root at pldyrouter /]# fdisk -l
Disk /dev/sda: 73 dot 4 GB, 7340782080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892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4 32098+ de Dell Utility
/dev/sda2 * 5 2554 20482875 7 HPFS/NTFS
/dev/sda3 2555 7904 42973875 83 Linux
/dev/sda4 7905 8924 8193150 f Win95 Ext’d (LBA)
/dev/sda5 7905 8924 8193118+ 82 Linux swap
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系统有一块SCSI硬盘/dev/sda和它的四个磁盘分区/dev /sda1 — /dev/sda4, /dev/sda5是分区/dev/sda4的逻辑分区。接好移动硬盘后,再用fdisk –l 或 more /proc/partitions查看系统的硬盘和硬盘分区情况
[root at pldyrouter /]# fdisk -l

Disk /dev/sda: 73 dot 4 GB, 7340782080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892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4 32098+ de Dell Utility
/dev/sda2 * 5 2554 20482875 7 HPFS/NTFS
/dev/sda3 2555 7904 42973875 83 Linux
/dev/sda4 7905 8924 8193150 f Win95 Ext’d (LBA)
/dev/sda5 7905 8924 8193118+ 82 Linux swap
Disk /dev/sdc: 40.0 GB, 4000776192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486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c1 1 510 4096543+ 7 HPFS/NTFS
/dev/sdc2 511 4864 34973505 f Win95 Ext’d (LBA)
/dev/sdc5 511 4864 34973473+ b Win95 FAT32

大家应该可以发现多了一个SCSI硬盘/dev/sdc和它的两个磁盘分区/dev/sdc1?、/dev/sdc2,其中/dev/sdc5是/dev/sdc2分区的逻辑分区。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挂接/dev/sdc1和/dev/sdc5。
#mkdir -p /mnt/usbhd1
#mkdir -p /mnt/usbhd2
注:建立目录用来作挂接点(mount point)
#mount -t ntfs /dev/sdc1 /mnt/usbhd1
#mount -t vfat /dev/sdc5 /mnt/usbhd2
注:对ntfs格式的磁盘分区应使用-t ntfs 参数,对fat32格式的磁盘分区应使用-t vfat参数。若汉字文件名显示为乱码或不显示,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格式。
#mount -t ntfs -o iocharset=cp936 /dev/sdc1 /mnt/usbhd1
#mount -t vfat -o iocharset=cp936 /dev/sdc5 /mnt/usbhd2

linux系统下使用fdisk分区命令和mkfs文件系统创建命令可以将移动硬盘的分区制作成linux系统所特有的ext2、ext3格式。这样,在linux下使用就更方便了。使用下面的命令直接挂接即可。
#mount /dev/sdc1 /mnt/usbhd1

1.7.3.3         挂接U盘

和USB接口的移动硬盘一样对linux系统而言U盘也是当作SCSI设备对待的。使用方法和移动硬盘完全一样。插入U盘之前,应先用fdisk –l 或 more /proc/partitions查看系统的硬盘和硬盘分区情况。
[root at pldyrouter root]# fdisk -l
Disk /dev/sda: 73 dot 4 GB, 7340782080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892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4 32098+ de Dell Utility
/dev/sda2 * 5 2554 20482875 7 HPFS/NTFS
/dev/sda3 2555 7904 42973875 83 Linux
/dev/sda4 7905 8924 8193150 f Win95 Ext’d (LBA)
/dev/sda5 7905 8924 8193118+ 82 Linux swap

插入U盘后,再用fdisk –l 或 more /proc/partitions查看系统的硬盘和硬盘分区情况。
[root at pldyrouter root]# fdisk -l
Disk /dev/sda: 73 dot 4 GB, 7340782080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892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4 32098+ de Dell Utility
/dev/sda2 * 5 2554 20482875 7 HPFS/NTFS
/dev/sda3 2555 7904 42973875 83 Linux
/dev/sda4 7905 8924 8193150 f Win95 Ext’d (LBA)
/dev/sda5 7905 8924 8193118+ 82 Linux swap
Disk /dev/sdd: 131 MB, 131072000 bytes
9 heads, 32 sectors/track, 888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288 * 512 = 147456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d1 * 1 889 127983+ b Win95 FAT32
Partition 1 has different physical/logical endings:
phys=(1000, 8, 32) logical=(888, 7, 31)

系统多了一个SCSI硬盘/dev/sdd和一个磁盘分区/dev/sdd1,/dev/sdd1就是我们要挂接的U盘。
#mkdir -p /mnt/usb
注:建立一个目录用来作挂接点(mount point)
#mount -t vfat /dev/sdd1 /mnt/usb
注:现在可以通过/mnt/usb来访问U盘了, 若汉字文件名显示为乱码或不显示,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mount -t vfat -o iocharset=cp936 /dev/sdd1 /mnt/usb

1.7.3.4         挂接Windows文件共享

Windows网络共享的核心是SMB/CIFS,在linux下要挂接 (mount)windows的磁盘共享,就必须安装和使用samba软件包。现在流行的linux发行版绝大多数已经包含了samba软件包,如果安装 linux系统时未安装samba请首先安装samba。当然也可以到www.samba.org网站下载……新的版本是3.0.10版。

当windows系统共享设置好以后,就可以在linux客户端挂接(mount)了,具体操作如下:
# mkdir –p /mnt/samba
注:建立一个目录用来作挂接点(mount point)
# mount -t smbfs -o username=administrator,password=pldy123 //10.140.133.23/c$ /mnt/samba
注:administrator 和 pldy123 是ip地址为10.140.133.23 windows计算机的一个用户名和密码,c$是这台计算机的一个磁盘共享。如此就可以在linux系统上通过/mnt/samba来访问windows系统磁盘上的文件了。

1.7.3.5         挂接UNIX系统NFS文件共享

类似于windows的网络共享,UNIX(Linux)系统也有自己的网络共享,那就是NFS(网络文件系统),下面我们就以SUN Solaris2.8和REDHAT as server 3 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在linux下如何mount nfs网络共享。

在linux客户端挂接(mount)NFS磁盘共享之前,必须先配置好NFS服务端。

1、Solaris系统NFS服务端配置方法如下:
(1)修改 /etc/dfs/dfstab, 增加共享目录
share -F nfs -o rw /export/home/sunky
(2)启动nfs服务
# /etc/init.d/nfs.server start
(3)NFS服务启动以后,也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增加新的共享
# share /export/home/sunky1
# share /export/home/sunky2
注:/export/home/sunky和/export/home/sunky1是准备共享的目录

2、linux系统NFS服务端配置方法如下:
(1)修改 /etc/exports,增加共享目录
/export/home/sunky 10.140.133.23(rw)
/export/home/sunky1 *(rw)
/export/home/sunky2 linux-client(rw)
注:/export/home/目录下的sunky、sunky1、sunky2是准备共享 的目录,10.140.133.23、*、linux- client是被允许挂接此共享linux客户机的IP地址或主机名。如果要使用主机名linux-client必须在服务端主机/etc/hosts文 件里增加linux-client主机ip定义。格式如下:
10.140.133.23 linux-client
(2)启动与停止NFS服务
/etc/rc.d/init.d/portmap start (在REDHAT中PORTMAP是默认启动的)
/etc/rc.d/init.d/nfs start 启动NFS服务
/etc/rc.d/init.d/nfs stop 停止NFS服务
注:若修改/etc/export文件增加新的共享,应先停止NFS服务,再启动NFS服务方能使新增加的共享起作用。使用命令exportfs -rv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3、linux客户端挂接(mount)其他linux系统或UNIX系统的NFS共享
# mkdir –p /mnt/nfs
注:建立一个目录用来作挂接点(mount point)
#mount -t nfs -o rw 10.140.133.9:/export/home/sunky /mnt/nfs
注:这里我们假设10.140.133.9是NFS服务端的主机IP地址,当然这里也可以使用主机名,但必须在本机/etc/hosts文件里增加服务端ip定义。/export/home/sunky为服务端共享的目录。

1.8     umount

1.8.1     功能说明

卸除文件系统。

1.8.2     语法

umount [-ahnrvV][-t <文件系统类型>][文件系统]

1.8.3     补充说明

umount可卸除目前挂在Linux目录中的文件系统。

1.8.4     参数

-a   卸除/etc/mtab中记录的所有文件系统。
-h   显示帮助。
-n   卸除时不要将信息存入/etc/mtab文件中。
-r   若无法成功卸除,则尝试以只读的方式重新挂入文件系统。
-t<文件系统类型>   仅卸除选项中所指定的文件系统。
-v   执行时显示详细的信息。
-V   显示版本信息。
[文件系统]   除了直接指定文件系统外,也可以用设备名称或挂入点来表示文件系统。